该如何分辨羊肉卷、牛肉卷是合成还是非合成?
我们去吃火锅或者烤肉应该都会必点肥牛卷、肥羊卷这种吧?但小检应该相信大家在吃这些肥牛肥羊时,心里也会犯嘀咕,这到底是合成的还是自然的?有时所吃到的牛肉、羊肉,满口胶皮感,感觉口感很次,所以就很扫食欲。
那么如何区分这些这种牛卷羊卷是合成的还是非合成的呢?
一般来说像那种每一片的纹路都一样的八成就是拼接肉,自然长成的不会是那么完美的纹理,而且羊肉卷卷的时候是人工卷的,更不能保证每一卷都一样,每个工人的水平不同,责任心不同,卷出来的肯定是有差别的。
再就是价格比市场上牛羊肉的价格低的,八成也不是纯肉,比如有些同行会在里面加羊尾油,一斤羊尾油成本只有3/4块钱,好一点的一卷(5斤一个肉卷)会加3两左右。
就拿肥牛卷详细举例吧,这个肥牛卷并不是稀罕物。酸汤肥牛、涮火锅、铜锅涮肉,肥牛卷都是经典搭配。在很多人的想象中肥牛卷就像猪五花肉一样,是牛身上本来长的肉,被刨成了形状规整,肥瘦相间的样子。其实不是的,市场上绝大多数的肥牛卷,都是合成的。
肥牛,只是一个商品名称,指牛身上,经过排酸处理后切薄,肥瘦相间,方便在火锅内涮食的一种牛肉片。别看一头牛个头那么大,但直接刨下来做肥牛卷涮食的肉并不多。一头500公斤的牛,经过宰杀、分割之后,能拿来做牛肉片/肥牛卷的牛肉不到三分之一。
“原切肥牛”,就是直接从整块牛肉上面刨下来的肉卷,说白了就是原生“牛肉片”。因为受到原料数量以及肉块的形状、大小的限制,价格较贵。根据不同的牛肉部位,可以分为上脑肥牛、眼肉肥牛、外脊肥牛、腹肉肥牛、肩胛肉芯。
就拿市面上赫赫有名的“雪花肥牛”来说,就是用上脑、眼肉、外脊部位等类似大理石花纹的牛肉制作而成的肥牛卷。雪花肥牛肥瘦相间,吃起来香、鲜、嫩,是牛身上最适合涮食的部分,市场价格在60~70元/斤。
提到“肉类粘合剂”,很多人闻之色变,以为肥牛卷就是拿胶水粘起来的。实际上,肉类粘合剂是一种食品工艺里十分常见的食用胶或者食品酶制剂,不光十分安全,还能让合成肥牛卷更好吃。
比如,肥牛卷配料表中常见添加剂——谷氨酰胺转氨酶(TG,Transglutaminase)就是妥妥的超级粘合剂,它可以让蛋白质分子内部及蛋白质分子之间形成海绵状的“网状交联”结构,不管是冷冻、切片还是历经高温烹饪都能粘合的牢牢的。
网友评论
雾耀
回复一次偶然的机会,张龙认识了一位考取咖啡师资格证的朋友,这让上学时就对咖啡有些兴趣的张龙一下子动了心。他报名参加了咖啡师的培训,但过程并不容易。对张龙来说最困难的要数奶泡的制作。奶泡是多种咖啡的必备成分,其他学员可以依靠机器振鸣的声音判断打发的程度,但听不到声音的张龙必须另寻他法。哇哇哇,这是什么好文
稳妥@!
回复@雾耀 有多疯狂? 手机没电,用电脑看